范迪桑德一史密斯(Van de Sande,Smith1973)系统地研究了射流速度(从低速到高速)对掺气量的影响。他发现当射流速度增加时,掺气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域,即低速射流区,过渡区和高速区。在低速射流区,随着速度的增加,掺气量急剧增加;在过渡区,掺气量随速度变化较平缓;在高速区,掺气量又急剧增加。射流表面扰动及其与受纳水之间的干扰,在较高速度时显得不那么重要(这在低速区时非常重要);当射流速度很高时,在射流与受纳水体之间形成一连续的气层,从而使掺气量急剧增加。冲击射流在受纳水体内诱导出一个空洞,洞内的负压有助于卷吸空气,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假说。当射流冲击角从30o变化到60o时,掺气量具有减小的趋势;而冲击角为60o、70o和75o时的掺气量与垂直射流相近。